第235章 即将在北美上映_1990:从鲍家街开始
笔趣阁 > 1990:从鲍家街开始 > 第235章 即将在北美上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5章 即将在北美上映

  李海宁跟夏国保刚到工作室的时候,都偏瘦,而且灰头土脸的。

  但是在工作室待了这么长时间,两人天天吃好喝好,都长了不少肉,看起来容光焕发。

  如果继续这样,这俩小子可就离角色设定越来越远了。

  周彦不要求他们灰头土脸,一看就是农村孩子,但至少不能白白胖胖的。镜头本来就容易让人发福,如果现实中看着微胖,镜头里面看起来可能就比较胖了。

  而且让他们在工地干一段时间,也能磨练一下他们的心性。

  见周彦坚持,舒光吉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能点头应承,“那好吧。”

  周彦笑了笑,又对李海宁他们说,“你们在这里干活,每天都是领工钱的,到时候我会给你们结算。”

  听周彦这么说,两个小子都非常高兴,他们在工作室待的时间也挺长了,中间培养起来的激情,也慢慢减弱,他们开始觉得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枯燥。

  相较于天天在工作室里面学习音乐,他们倒觉得来工地干活更有意思,这工地的活,在他们眼中可比学习有趣多了。

  “行了,你们去玩吧,明天开始正式干活。”

  “好嘞。”

  等到李海宁他们走后,周彦又对舒光吉说,“舒工,对这两个小子严格点,有活就给他们干,只要没有人身危险,再苦再累都没关系。”

  舒光吉咬着牙说道,“我明白了。”

  ……

  周彦他们离开将军坨的时候,把李海宁跟夏国保留在了工地,周彦还把行李留给了他们。

  看到周彦把两包行李给李海宁他们,霍建起笑呵呵地说道,“周导,看来你早有预谋啊。”

  娄烨也笑了起来,“周导你这招挺损的,这俩小子现在乐呵呵的,估计没几天就要哭爹喊娘了。”

  “他们这段时间太安逸了。”周彦随口说了一句。

  李海宁他们这段时间确实太安逸了,安逸到有些不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。

  别看李海宁他们都是工人的孩子,但事实上,他们并没有吃过太多苦,有很多东西,都是他们父母在扛着。

  现在把他们扔到工地里面去,感受一些疾苦,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坏事情。

  “周导,你就不怕他们俩干一段时间,真爱上了工地的活,不想回去学音乐了?”肖灿笑呵呵地问道。

  周彦也笑道:“如果真是这样,那我也不介意送他们去学土木,他们必能成为工地奇才。”

  听到这话,众人都笑了起来。肖灿问这话自然也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,这世上哪有人愿意去干累活的。

  连学音乐的苦都吃不了的人,要能爱上在工地干活,那可太神奇了。

  车子开了一截,娄烨忽然问道,“后面路修好了,是不是正好到这里结束?”

  周彦伸头朝窗外看了看,随即点头道,“嗯,大概就是这个位置。”

  得到周彦的确定,娄烨对前面的司机说道,“黄师傅,麻烦停个车。”

  黄师傅是个不爱说话的人,听娄烨这么说,也没有问,直接踩了刹车,把车给停了下来。

  娄烨下车之后,对着脚下的这条土路咔咔拍了好几张照片。

  拍完之后,他又回到了车上,笑着说:“拍一下,留个纪念,或许下次来的时候,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了。留下影像之后,人们对照着从前的图片,再看这条路,或许会多几分感慨。”

  霍建起也转头看向后面的那条路,感慨道:“如果我们拍的是类似《jyl》那样的电影,倒是可以把前后变化都拍下来,这样就能形成强烈的反差感。时代的变化,就暗藏在这些具象的变迁当中。”

  王晓帅开玩笑道,“老霍你以后可以拍一部电影,名字就叫《一条路》,十年前,荒草中只有一条人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小路,十年后,荒草没了,变成一条泥土硬化的大路,人们骑着自行车,二十年后变成石子铺就的路,大家骑着摩托车,三十年后,又变成水泥路,上面都是汽车。这部电影也不需要其他场景,把镜头都锁在这一条路上,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上面。”

  霍建起撇着嘴说道,“那不叫电影,那叫宣传片。不过公路电影,倒是有点意思。”

  “公路电影好啊,我看老胡你不如就翻拍《西游记》,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公路电影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几人插科打诨一会儿,王晓帅忽然问周彦,“周导,我前些天听说《第六感》要在北美上映了,现在情况怎么样?”

  听到王晓帅的话,其他人都把目光投向周彦。

  虽然《第六感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,但是他们也非常关心,中国的电影,在北美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。

  事实上,中国电影在北美上映都很少。

  如果说,现在有哪个中国导演的电影,最有希望在北美获得好成绩,那无疑就是周彦了,因此《第六感》在北美上映,很受瞩目。

  首先,《第六感》已经在霓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表明这部电影具有攻克海外市场的能力。

  其次,《飞翔的钢琴少年》在欧美的票房很不错,而这部电影就是翻拍《想飞的钢琴少年》,说明周彦的故事有吸引欧美观众的能力。

  综合来看,《第六感》确实很有希望。

  周彦笑着回道,“电影后天才上映,现在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,不过我劝你们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,毕竟是一部华语电影,排片并不理想。”

  《第六感》虽然得到在北美上映的机会,但是并没有获得好的排片,这也在周彦的预料之中,这部电影在北美没有任何噱头,还是一部外语电影我,电影院跟发行商不看好也是正常的。

  亚洲地区,周彦在音乐上的影响力还能起到一点作用,但在欧美可就不好使了。

  在欧美,周彦的音乐也不是毫无名气,《飞翔的钢琴少年》原声带也卖得不错,但是买了原声带的那些人,对里面的音乐是由谁创作的并不十分关注。

  那是《飞翔的钢琴少年》原声带,而不是“周彦的专辑”。

  美国的听众,在听到《眼泪》、《重逢》、《风》这些曲子的时候,或许会说“这是《飞翔的钢琴少年》里面的音乐”,甚至是“这是我看过的某部法语电影的音乐”,而不会想到周彦的名字。

  即便是发行商用这个去做营销,跟观众们解释周彦就是这些音乐的创作者,那些人大概率也只会“哦”一声,然后夸上一句,并不会因为这一点,就花钱去电影看电影。

  虽然周彦劝他们不要期望过高,但他们的热情还是不减。

  “我反正看好这部电影,要是票房能有个一千万……”

  “能有五百万美金,就非常好了,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有破五百万美金的么?”

  “有啊,《霸王别姬》不是说在北美票房五百多万美金么?”

  “《喜宴》不是也过了五百万美金?”

  “《喜宴》能算华语电影么?”

  “算吧。”

  “嗯,应该算,其实香江有电影在北美过千万了。”

  “是么?”

  “是有。”

  ……

  听着他们讨论,周彦看向了车窗外面的风景,他没想到这几个最不在乎票房的导演,竟然聚在一起讨论票房讨论的这么来劲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97jh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97jh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